縫合傷口的簡單照護
大家好,這篇文章將向大家簡單介紹如何照護縫合後的傷口。
以下是幾個常見關於縫合傷口常見的問題:
傷口縫合是什麼?
醫師使用傷口縫線來縫合切割傷或是撕裂傷,傷口縫合過程會使用到手術縫針與縫線來進行傷口縫合。縫合後會將傷口邊緣對齊,並將縫線打上結,以使傷口能夠維持密合,加速傷口癒合。
臨床上有兩種醫師常使用的縫線:
第一種,可吸收縫線:可吸收縫線會隨著時間吸收,而不需拆線。
第二種為不可吸收縫線:此種類縫線不隨時間吸收,等傷口恢復得差不多就必須拆線。
那有時候會看到傷口用像是釘書針的東西縫合,那是什麼?
傷口釘針(staples),是另一種傷口縫合的工具,和日常使用的釘書真是不同的,會使用一種特別的縫合器,將傷口緊密的靠在一起釘起來。此外,釘針是不可吸收的,所以過一段時間後也必須拆針。
怎麼判斷自己的傷口是不是需要縫合呢?
如果傷口較寬、不規則或穿越皮膚表層,就需要將傷口縫合。當然不做傷口縫合,傷口也可能會自行癒合,但傷口縫合能使傷口癒合更快速且減少疤痕的產生。
較小或較淺的切割傷就不需要縫合處理,如果您不確定自己的傷口是否需要縫合,請就近至醫療院所諮詢。
傷口是怎麼縫合的?會不會很痛呢?
醫師在開始縫合傷口前會將傷口仔細的清潔過,並在傷口周邊打上局部麻醉劑,減低縫合時的疼痛,而縫合完成後會使用紗布覆蓋傷口與其周遭。
另外,傷口縫合後還是需要適當的照顧,才能確保傷口正常的癒合且降低感染的危險。
在家裡要怎麼自己幫縫合後的傷口換藥呢?
您的醫師在傷口縫合後會有針對您狀況的傷口衛教。
以下和各位分享如何照護縫合的傷口。
1. 首先,準備需要使用的醫材:生理食鹽水、無菌棉棒、不含酒精的優碘、醫院提供的抗生素軟膏、紗布、膠布。
2. 取下舊紗布,若有沾黏則稍微沾溼舊紗布後慢慢取下。
3. 用生理食鹽水沾濕棉棒,用棉棒清潔傷口,由傷口中心環狀向外清潔至少兩至三公分。每隻棉棒,使用後丟棄,不要再重複使用在別的傷口。
4. 生理食鹽水清潔後,用乾棉棒由傷口中心環狀向外擦乾。
5. 擦乾傷口後,擦上無酒精優碘消毒,再用生理食鹽水沖走優碘,接著用棉棒擦乾傷口。
6. 塗上抗生素藥膏覆蓋傷口與其周遭,最後使用無菌紗布覆蓋傷口和傷口周邊至少一到兩公分處。注意,下次換藥清潔時要先將上次換藥圖上的抗生素藥膏都清潔乾淨。
注意平時傷口應盡量保持乾燥並避免過度運動與牽扯傷口處,否則縫線可能斷裂讓傷口再次暴露。
特別注意有以下情況時,請就近至醫療院所就醫
1. 縫線斷裂使傷口再度裂開
2. 傷口有感染徵象,持續的紅腫熱痛,或是有化膿情形
3. 發燒,因細菌感染可能導致全身性的症狀,如發燒、寒顫等
但注意在傷口縫合後的幾天內,會有亮黃色的組織液滲出,是正常的情況。
我的傷口何時能拆線?
請依照醫師指示回診拆線,
一般軀幹傷口約在7-10天後拆線,
臉部傷口所需時間較短約需5-7天,
關節處的傷口則需要較久時間約需10-14天。
傷口拆線後還需要繼續照顧嗎?
是的。拆線後的傷口疤痕需要注意防曬,否則容易有色素沉澱,可使用衣物或是塗上防曬乳液來防曬。
以上向大家分享縫合傷口的照護與常見問題,
提醒各位傷口縫合完成,回家後仍需要密切的觀察與換藥,注意有無感染徵象,
才能確保傷口順利復原!
留言列表